船用气囊下水过程中船舶的抬起、落墩和拆墩
利用起重气囊将船舶从船台上顶起,当船略离开墩木即逐步拆掉墩木,将 船全部压在滚动气囊上,这就是落墩过程。实际上包括了抬船、落墩和拆墩三个动作,由于它们是紧密联系的前后三步操作,因此放在同一过程来讨论。本 节主要针对自重较大的船舶进行研究,因其过程更为复杂,研究也更具
0评论2011-04-2612
移船工艺过程及相关因素的技术要求
在拆墩完成并填入所有的滚动气囊后,调整各气囊的内压,使船舶全部承 压在滚动气囊上,船体降低到适当的工作高度,便开始移船。气囊下水的移船过程相当于重力式下水的岸滑阶段,即在上述准备工作完 成的前提下,启动绞车、放出钢丝绳,使船舶在绞车牵引力的作用下,借助滚动气囊向水域匀
0评论2011-04-2621
船用气囊下水的坡道摩擦系数
一般来说,船舶依据自身的下滑力可以完成移船过程,但也有特殊情况由于坡道的摩擦系数过大而船舶停滞,这时就必须釆用反向牵引力,才能使船舶 滑动。因此,需要对气囊滚动过程中受到的实际摩擦力予以计算。囊体为弹性柱体,在刚性的地面和船底平面之间滚动,其滚动摩擦系数并 非一个常
0评论2011-04-26151
船用气囊下水的坡道性质
气囊下水对坡道要求不高,泥地、沙土地、沙地或水泥地坡道均可。坡道 必须清洁,去除杂物,特别要清除残留的尖硬的钉状物,以免刺破气囊。坡道应平整,左右水平度不得大于80皿,底面凹穴应填平。 (之)坡道的承压一般坡道的地基承压能力基本能满足气囊下水的要求,即承压力应大于使 用气
0评论2011-04-2626
船用气囊下水的下水坡道要求
船舶采用气囊下水,对坡道的要求不高,这本是气囊下水工艺的优越性。 但对于大型船舶来说,为了降低船舶下水的风险,必须对下水坡道提出要求。鉴于气囊下水与传统滑道下水的机理不同,气囊下水对滑道的要求与传统的下 水滑道也不大相同。对下水坡道的要求,主要涉及坡道性质、坡道的
0评论2011-04-2626
尾浮时艏部气囊超负荷承压的计算
下水第二阶段的尾浮时,艏部只有少数几只气囊承重,气囊所受压力。不超过千吨的船,由滑板下水经验得知此时艏部的气囊承压约为下水重量的20。各30。力,如果此时尚有1/3数量的气囊承受压力,基 本就安全。但以此经验估算来判断下水的安全性,是相当粗略的。当船舶吨位 过大时,容易发
0评论2011-04-2613
传统静力学的计算方法在气囊下水中的应用
用传统静力学的方法处理艏部气囊的受压计算,是将下水船舶和滑道视作绝对刚体,并将下水时船底与气囊间压力的假定为纵向的梯形分布,再用静力 学平衡条件求解梯形两端坐标之值。当船体发生艉浮时,船体基线与坡道不再 平行,各气囊的承压不再相等。现假设II为此时气囊所受压力的合
0评论2011-04-2623
船舶弹性下水的描述
艉浮发生之前,船底全部的气囊与船底接触,船梁的计算即为具有确定弹 性支座的变断面梁弯曲,且弹性梁只受压不受拉。随着滑程增大,浮力逐渐增大,当尾部开始抬升时,尾部最末端气囊首先脱离船底,即弹性粱开始受拉, 船体开始尾浮。靠近艏部的气囊在发生尾浮后的某一时刻,将承受瞬间的最
0评论2011-04-2617
船用下水气囊的规格
船用下水气囊的规格由囊体的公称直径与囊体长度决定。囊体直 径乃有0.8、1.0、1.2、1.5、1.8和2.0M六种不同尺寸。囊体长度则按实际需要而定。则气囊总长度L=Le+1.732D。
0评论2011-04-2614
船用下水气囊的定义
船用下水气囊的定义包括下水气囊定义及与气囊相关的重要定义。1〉船用下水气囊是船舶气囊下水的专用下水设备,在陆地移动大型构件和在水中打捞沉船均是船舶上排、下水用气囊派生的用途。起重气囊,是使船舶产 生垂直起升或下降位移的气囊。滚动气囊,是配合并保证船舶顺利实
0评论2011-04-2618
气囊下水工艺目前的发展瓶颈
要解决下水船舶重量增加所带来的安全问题,气囊本身的强度成了首当其 冲的因素。只有不断提高气囊的承载能力,才能保证船舶下水的安全。另外,气囊下水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也给船用气囊下水工艺的安全生 产带来了隐患。制定详细的下水方案和严格执行下水工艺操作规程,是保证船
0评论2011-04-269
气囊下水工艺的应用现状
近几年,我国滩涂造船业的兴起促进了船用气囊下水工艺的推广和发展。由于其不需要整规的场地,海边沙滩、河岸淤地均可利用,其柔性的特点既弥 补了场地不平的缺陷,宽大的接触面积也使船底承压均勻。其省工、省时、省 投资、机动灵活、安全可靠等显著优点,为中、小型船厂的技术改
0评论2011-04-2618
气囊下水工艺的发展历史
从1981年至1990年十年间,由于气囊承载能力的不足,船用气囊下水的重量始终徘徊在500吨以下。直到90年代,随着气囊原材料的改变,囊体结构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气囊的承载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下水船舶的重量不断 创造新纪录。1994年9月底,舟山船厂运用第四代气囊下水了一艘长69.8米,
0评论2011-04-2615
气囊下水工艺发展的序幕
我国的气囊下水工艺的发展经历了整整一代人的努力。1981年,山东省小清河航运局针对内河船厂缺乏下水滑道的实际情况,首先提出了将承压气囊置 于船下滚动下水的设想,并于同年在山东小清河船厂试验成功,就此拉开了气 囊下水工艺发展的序幕
0评论2011-04-266
气囊柔性下水工艺-柔性下水
气囊下水工艺是指以气囊为主要工具,将船舶从河岸坡道上滑入水中的技 术和方法,是我国独创的一项造船新工艺。而与之相对应的两项船用气囊标准:《船舶上排、下水用气囊》083795-1996和《船舶用气囊上排、下水工艺要求》 083837-1998也是完全由我国造船技师、企业家和标准化工
0评论2011-04-2616
船用气囊上排下水中掌握潮水规律的意义
在沿海船厂下水或上排必须掌握潮水规律海潮乃因日月之吸力而成,高潮与高潮或低潮与低潮之间隔约12小时25分钟, 每隔6小时12~13分钟低
0评论2011-04-0325
气囊上排、下水前气囊和机械设备的检查
一、气囊逐只检查使用后的气囊,再应用时,应该逐只检查,将气囊充气达到工作压力超过工作压力1.2倍,封闭一小时,再看气压降低多少,如压力
0评论2011-04-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