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1年至1990年十年间,由于气囊承载能力的不足,船用气囊下水的重量始终徘徊在500吨以下。直到90年代,随着气囊原材料的改变,囊体结构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气囊的承载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下水船舶的重量不断 创造新纪录。1994年9月底,舟山船厂运用第四代气囊下水了一艘长69.8米, 宽14.8米,下水重量达900吨的30车/122客位的车客渡船。1995年10月6 曰,湖北省浠水船厂使用第四代气囊下水一艘8000载重吨的宽体甲板驳。该驳长91.5米,宽24.4米,深5.5米,自重1200吨下水吨位首次突破千吨大关。 96年试制成功的第五代高压气囊是由六层尼龙帘布绕成型的橡胶气囊,爆破压力创1.1114的新记录。
2000年高承载力揉压气囊的研制成功,是气囊下水工艺飞跃的又一里程碑。 2002年10月17日,万吨级油船“舟海油28”釆用高承载力气囊一举成功下水。该船总长138宽19排水量15000 I,下水时 重量达到40001,开创了万吨油船应用气囊下水的新阶段。2005年4月28曰, 浙江省一艘8100立方耙吸挖泥船,用34个高承载力气囊移位成功下水。该船 长126111宽22历重达54001,下水重量首次突破50001大关。今年初气囊下水 重量又报捷讯,1月1日由乐清市江南船业有限公司建造的“瑞盛10号”轮, 采用最新的第六代高压气囊安然下水。该船长165瓜、宽24.5111、型深14瓜、自 重约6 8001,载货量达23 0001,创下了气囊下水船舶自重最大的新记录。
气囊下水工艺中最大牵引力的计算
在实际气囊下水方案设计时,考虑到移船过程中,在续加气囊时需要停止移船,移船停止瞬间,牵引力最大,其计算公式为Pmax。实际应
0评论2014-01-0621
气囊下水工艺中船台承载力的问题
气囊下水工艺中船台的承载力设计是根据拟建造船舶的工艺荷载、墩木、移船设备等重量分布情况以及建造工艺的分段划分、布墩
0评论2014-01-0615
船用气囊下水工艺中钢丝绳的报废
疲劳是引起钢丝绳损坏的主要原因,断丝则往往是在疲劳发生后再使用一个时期以后才开始出现。对于结构比较简单的钢丝绳,断丝
0评论2013-11-219
气囊下水工艺中钢丝绳使用和保养
1 使用注意事项
(1) 钢丝绳的使用期限与使用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应做到按规定使用,禁止拖拉、抛掷,使用中不准超负荷,不准
0评论2013-11-2120
纵向船台船舶气囊下水工艺介绍
纵向船台船用气囊下水工艺是我国80年代发明的,起初因气囊制作技术相对落后,船用气囊的承压负载能力较小,只适于千吨级以下小
0评论2013-11-0617
特殊船型气囊下水工艺
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船舶种类越来越多,同时出现不少非常规船型。其中除少数船舶由于船底平坦面积太小,须采取
0评论2013-07-2915
船舶气囊下水工艺中起墩时气囊用量的计算
起墩时用多少只气囊,应该通过正确计算决定,它与起墩船舶重量、重心纵向位置、船底面积、船墩高度、气囊直径、气囊长度、气囊工
0评论2013-07-2915
船舶纵向气囊下水工艺的特点
船舶纵向气囊下水工艺的特点采用本工艺的船舶下水根据其运行特点分为4个阶段,类同于滑道下水的4 个阶段[3],但也有其不同点。1
0评论2013-07-281
船舶采用气囊下水工艺的船台压力计算
我国在上世纪80 年代发明了船舶气囊下水工艺。该工艺用气囊作为船舶下水工具,将船台上已建造完成的船舶用多个气囊顶起,去掉支
0评论2013-0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