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学知识首页 频道列表

南海古沉船打捞被称为史上最昂贵的打捞

2011-04-01200

    “海滩是上帝写了一半的剧本,句号得由那些沉船打捞者来完成。”这是美国作家盖瑞·金德在描写著名的“中美洲号”的打捞时所说。
    “南海一号”这个“句号”创下了许多个国内和世界“第一”。年代如此久远、文物数量如此之多,又是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对沉船实行“整体打捞”技术在世界上尚属首次;一次性对单项文物保护投入数亿的资金和力量,国内之前没有,国际上也罕见。
 “这么打捞(整体打捞)南海一号是个创举,全世界都没有这么打捞的。”台湾“国研院”的一位资深历史学家说,语气一半惊叹一半疑问。
    中国人为了划下这个圆满的句号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按照已公开的数字,整体打捞花费达到七千多万,成本将大大超过国际水下考古通行做法即原地清理的办法;而建造放置“南海一号”的“水晶宫”则已投入1.5个亿。广州打捞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由于打捞日期一拖再拖,打捞花费将肯定要追加投入。
    另财政部审定了9000万元打捞专项资金,直拨了3000万元,剩余由地方财政补足。这3000万元拨款额,当时仅次于中国对西藏布达拉宫维修项目的拨款额。
    当然,这并不包括“华天龙”号的建造费用。此船造价6亿多元,为亚洲最大的集打捞、起重、海洋工程于一身的现代化起重打捞和海洋工程船。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南海沉船打捞--水下的沉井穿底梁是最关键也最艰巨的环节
在整个打捞工程中,为水下的沉井穿底梁是最关键也最艰巨的环节。这36根底梁,每根长约15米,宽0.8米,重5吨多,如同一根根“巨针”。而“南海一号”所在海域的海水非常浑浊,借助潜水衣上的照明灯,勉强只能看到二三十厘米内的范围,可以说“伸手不见五指”。要把这36根“巨针”准确插入沉井底部80厘米左右的孔中,难度远远超过盲人穿针引线。

0评论2011-0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