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省小清河船厂、山东大学、长江航运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进行过一些理论研究,但当时船舶采用气囊下水的吨位较小,气囊结构比较简单,研究的理论层次相对还比较低。
随着船舶制造新技术向纵深发展和船舶采用气囊下水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同时,采用气囊下水的船舶吨位越来越大,气囊结构越来越复杂,当前明显存在着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问题。
实际上,这项我国自主创新的技术还有许许多多的未知领域有待我们组织力量去攻关,譬如大型船舶气囊下水滑道的设计和工艺操作规程,大直径、高承载力、高可靠性气囊的研制,爆破与非破坏性试验的新方法,气囊下水计算的力学模型和理论,大型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的安全保障措施等,都有待立项研究和制订新的标准规范。
万吨以上船舶气囊下水技术计算的主要内容
万吨以上船舶气囊下水技术计算的主要内容船舶在坡道上产生的下滑力及钢丝绳的牵引力、下水需要的气囊数量和布置方案、每只气囊在起墩时的承载力以及对船舶重心之矩的总和、下水过程气囊承载力和内压的变化、船舶入水部分的浮力,根据计算结果判断船舶下水过程中由于船舶倾
0评论2011-05-0421
万吨以上船舶气囊下水技术的计算原理
万吨以上船舶气囊下水技术的计算原理基于气囊的承载力等作用在船体上有所有外力,在船舶起墩和下水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达到动态平衡,根据船舶下水重量、重心位置、船底线型,综合考虑下水坡道坡度,水位高低等一系列参数变化对下水过程的影响,对下水过程的主要阶段进行数值处理,得出
0评论2011-0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