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运事业的发展以及船舶的超大型化,海上
靠泊的安全保障性越来越引起船东和船员的关注。为
了吸收船舶靠岸(码头) 和接舷时可能产生的巨大冲撞
能量,浮式充气护舷器应运而生。在我国,船员习惯地
把这种用于避碰的护垫称之为“靠球”,因此我国把这
种充气护舷器定名为“充气靠球”。
1997 年,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为华昌国际船舶有
限公司生产出一批码头用的防撞充气橡胶靠球,在香
港港澳码头上使用,效果十分理想,与国外同类产品的
质量相比不相上下。其后订货纷至沓来,1998 年,经过
船舶行业相关专家组的鉴定,一致认定其为许可生产
的“省级新产品”。随后的二年中,该厂作了大量的工
艺改进,并实现了靠球的大型化。其间为外籍30 万吨
超级油轮定制的直径3. 3 m、长6 m 的大型靠球在我国
南海进行了实船并靠试验,反应极好。与此同时,该厂
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对“昌林”靠球的性能作了测试,
包括爆破试验和压缩性能试验,取得了许多宝贵的实
验数据。在这个基础上,该厂与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
术经济研究院的专家一起着手制订出《船用充气橡胶
靠球》的船舶行业标准(CB/ T 3948 - 2001) ,经国防科学
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成为我国船舶行业一项具有创
新意义的产品标准。
世界上,浮式充气橡胶护舷的生产已有几十年的
历史,如日本的YOKOHAMA 公司早在1958 年就开始生
产充气护舷,目前已成为国际驰名品牌,也是船用充气
橡胶护舷的主要供应商。但国际标准化组织委员会着
手制订“浮式充气橡胶碰垫”标准还是近几年的事。
2000 年初,在制订我国《船用充气橡胶靠球》标准的时
候,该厂收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委员会ISO/ TC 8/ SC 9
分委员会发来的一份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 编号为
ISO/ CD 17357 ,日期为1999 年11 月26 日,要求于2000
年2 月26 日返回意见,然后由SC 9 分委员会各成员单
位传阅,就是否批准作为DIS 标准进行投票表决。据
说这份标准是在F. Yazaki 先生的领导下起草形成的。
尽管直到我国的标准通过审定程序,批准生效时,国际
标准化组织委员会还没有完成批准此项标准的所有程
序,但此项标准草案还是带来了许多启发,为我国《船
用充气橡胶靠球》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前做了准备。
目前我国国产船用护舷、充气橡胶护舷靠球的现状和优势
综观各家厂商生产的充气橡胶护舷,其结构和工艺大相径庭。有的靠球囊壁很厚,重量惊人。曾经解剖过国外生产的一种靠球,囊壁中的
0评论2013-07-284
目前我国船舶下水专用气囊应用情况及社会效益
船舶气囊制造与下水技术是由我国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创新技术。由我国起草制定的气囊国际标准ISO14409:2011
0评论2013-03-2030
沉箱出运搬运安装是我国船用气囊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沉箱出运搬运安装是船用气囊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原理类似于古代人们利用圆木滚动来运送重物。船用气囊具有压力可调、柔软等特点,与
0评论2013-03-064
船用气囊国际标准与我国船舶下水气囊原有行业标准的比较
从主要技术内容看,国际标准ISO 14409:2011《Ships and marine technology Ship launching air bags》与我国1996年实施的船舶行业
0评论2013-03-0611
气囊下水是一项我国独创的新型下水技术
气囊下水是一项我国独创的新型下水技术,具有过程简单,无需固定滑道,不损伤船底油漆,投资省、效率高、机动灵活等优点,对中小船舶企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该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广,国内已有近千家船厂采用气囊下水。浙江省大多数船厂规模偏小,没有建造下水船台,普遍
0评论2011-04-2614
我国游艇企业出手收购国际品牌
日前,浙江万通铝业旗下两个船艇公司抓住当前国际船艇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时机,不仅以较低成本收购了国际一流游艇品牌,更买到了先进的模具、生产线和生产工艺。业内专家认为,当前正是中国船艇业学习、追赶、超越世界先进水平的良机。在具体操作上,国内船艇企业如果经过认真考
0评论2011-04-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