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学知识首页 频道列表

聚脲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1-10-21430
       喷涂弹性体(包括聚氨酯、聚氨酯-聚脲、聚脲)技术是在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 英文缩写 RIM)技术的基础上,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RIM技术的撞击混合原理,却突破了RIM必须使用模具的局限性,将瞬间固化、高速反应的特点扩展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极大地丰富了聚氨酯的应用范围,拓宽了人们对涂料、涂装技术的概念。正如聚氨酯、聚氨酯-聚脲、聚脲RIM技术的发展经历了①纯聚氨酯(PU)、②聚氨酯-聚脲(PU/PUA)、③纯聚脲(PUA)三个阶段一样,喷涂聚氨酯、聚脲弹性体技术也经历三个阶段(见下表)。
阶段       体系       异氰酸酯组分       树脂组分       主要优/缺点  
第一代    聚氨酯    MDI   EO封端多元醇、二醇扩链剂、催化剂     优点:价廉缺点:对水敏感,极易发泡;力学性能差等。      
第二代    聚氨酯/聚脲   MDI   EO封端多元醇、芳香二胺扩链剂、催化剂     优点:价格适中缺点:发泡、力学性能一般。      
第三代    聚脲       MDI基 m-TMXDI基   端氨基聚醚、芳香二胺扩链剂。端氨基聚醚、脂肪二胺扩链剂。       优点:对温、湿度不敏感,力学性能好,耐老化性能突出。缺点:价高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